架空:拖鏈在水平方向上運行,在整個行程中拖鏈上部未接觸下部。
架空是最常用的應用,一般適用于10 m以內的短行程。
LONGO拖鏈優化的結構設計使得非常適合長架空和高負載的應用場合,并可達到極高的速度和加速度,以及長使用壽命。

架空:拖鏈在水平方向上運行,在整個行程中拖鏈上部未接觸下部。
架空是最常用的應用,一般適用于10 m以內的短行程。
LONGO拖鏈優化的結構設計使得非常適合長架空和高負載的應用場合,并可達到極高的速度和加速度,以及長使用壽命。
我們推薦將拖鏈固定端安裝在行程中點,此時所需拖鏈、電纜及軟管長度最短,成本最低。
LK = S/2 + K
LK = S/2 + K + ΔM
所有LONGO標準拖鏈都帶有預應力。預應力可以增加拖鏈的架空長度,延長使用壽命。
帶預應力的拖鏈有一定拱起,實際安裝高度Hz大于理論安裝高度H。各拖鏈的Hz值請查看相應產品頁的安裝尺寸。
當安裝空間受限時,我們也可以提供無預應力的拖鏈 — NC版本。
我們推薦活動式接頭作為架空應用的標準配置。
活動式接頭可以對拖鏈預應力起到補償作用,減輕拖鏈兩端鏈節的承載,同時方便安裝。
但當速度v > 10m/s或加速度a > 20m/s2,以及安裝高度受限時,我們推薦使用固定式接頭。
架空長度:移動端到拖鏈彎曲半徑圓弧起點距離。
最大架空長度取決于拖鏈類型和內部負載。每個拖鏈系列的產品頁給出了一張“架空 - 負載圖”,這將有助您合理設計您的拖鏈系統方案。
直線架空 FLG
FLG:拖鏈運行中向上拱起,或成直線,或最大撓度不大于1/2拖鏈外高,即Ymax?≤ 1/2 ha 。
我們推薦直線架空作為您的標準配置。拖鏈在這種情況下運行時磨損和震動最小,噪音最低,可以達到最大的速度、加速度及使用壽命。
安全塌腰 FLB
FLB:拖鏈運行中最大擾度大于1/2拖鏈外高但不大于所用拖鏈系列的最小彎曲半徑,即1/2 ha < Ymax?≤ Rmin 。
安全塌腰在許多情況下也是允許的。拖鏈在這種情況下運行時磨損、震動和噪音會增加,最大允許速度、加速度及使用壽命相應降低。
危險塌腰
危險塌腰:拖鏈運行中塌腰大于FLB,即Ymax?> FLB 。
危險塌腰會極大影響拖鏈使用壽命和設備安全,設計時應避免。拖鏈在長時間使用后如出現危險塌腰,則需要更換。
架空懸垂 FLU
FLU:拖鏈下部無支撐時懸垂長度。
架空懸垂長度取決于拖鏈類型和內部負載,我們推薦最大懸垂長度FLUmax ≤ 1/4 FLG。
當所選拖鏈架空長度不足時,可以采用加支撐的方法。此種情況下,拖鏈運行速度和加速度受到限制,并可能帶來額外噪音和震動。因此,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我們推薦選用強度更好的拖鏈作為優選。
以下為三種基本的支撐方式,支撐結構可以是滾輪或托盤。
1. 一個支撐
增加50%的架空長度:
Smax = 3 FLG
2. 兩個支撐
增加100%的架空長度:
Smax = 4 FLG
3. 區域支撐
增加100%的架空長度:
Smax = 4 FLG
對開
當安裝高度和寬度受限,又需要增加拖鏈填充空間時,可以采用兩條拖鏈對開或嵌套的安裝方式。對開或嵌套安裝也能解決拖鏈架空長度不足的問題。
嵌套
為了保證拖鏈運行順暢,嵌套拖鏈之間必須留有一定間隙。我們推薦相鄰拖鏈的彎曲半徑差值:R1 - R2 > 3/2 ha
拖鏈運行時產生的噪音大小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:
1. 運行速度及加速度
速度越快,加速度越高,噪音越大。經過我們的測試,即使在高速、高加速度的情況下,LONGO拖鏈也具有較低的分貝值。
2. 拖鏈結構
我們致力于研究更為有效、簡單及經濟的拖鏈自身降噪方法。LONGO拖鏈內部都設計有降噪結構,可顯著降低運行噪音。
3. 安裝條件
直線架空時噪音最低,塌腰或加支撐的架空會增加噪音。拖鏈安裝基面需保持平整且避免在運行過程中有干涉。在拖鏈底部鋪設彈性部件如PU墊可降低設備整體噪音。
4. 彎曲半徑與節距比值 R/P
R/P值越大,拖鏈彎曲半徑段越趨近于圓弧,運行越順暢,噪音和震動也越小。在某些精度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合,R/P值的選擇是極為關鍵的?,F有的LONGO拖鏈已經優化了內高和節距的比例, 我們也可以針對您的特殊應用定制特別的規格來滿足需求。
滑行::拖鏈的上段一部分在下段拖鏈上滑行,另一部分在等高的滑條上滑行。
當行程超過拖鏈架空設計范圍時,采用滑行方案可實現長距離的移動供電,行程可從十米至數百米。長行程滑行已被廣泛應用,并被證明是一種有效、安全可靠的應用方式。
LONGO拖鏈具有高耐磨性,良好的直線度和優化的結構設計,非常適合長行程滑行應用。
我們推薦將拖鏈固定端安裝在行程中點,此時所需拖鏈、電纜及軟管長度最短,成本最低。
LK = S/2 + K1
單條拖鏈滑行:移動端安裝高度降低和鏈節反裝(標準配置)
兩條對開式拖鏈滑行:用于有限空間或高負載
我們推薦活動式接頭作為滑行應用的標準配置。
活動式接頭可以補償移動端鏈節轉動時的角度變化,減輕拖鏈兩端鏈節的承載,避免應力集中。
移動端安裝高度未降低:H = 2 R
懸空段長度較長,拖鏈負載過大,下垂嚴重
上下拖鏈夾角較大,拖鏈退回時易折斷
移動端安裝高度降低:H1 = 3 ha
大大減小懸空段長度
上下拖鏈夾角約5°,降低拖鏈退回時折斷風險
減少磨損和振動
延長使用壽命
降低移動端安裝高度同時,移動端首幾節拖鏈必須反裝。
減少安裝空間(減小D1值)
使移動端鏈節成“S”型,降低移動端的內應力
避免拖鏈在運行中拱起
反裝鏈節數nR取決于拖鏈類型及彎曲半徑,可在每個系列的安裝尺寸中查詢。
我們建議按右圖形式對移動端拖鏈進行支撐,以免鏈節過度受壓致使意外斷裂。支撐板坡度推薦10°~15°,并且至少能支撐3節拖鏈或全部反裝鏈節。
在滑行應用中,導向槽是必不可少的拖鏈引導裝置。對于一般技術要求的滑行應用,我們提供標準模塊化設計的GuidEasy導向槽系統, 只需極少的零件,通過螺栓固定組裝,易于安裝和調節,適用于LONGO所有拖鏈。
GuidEasy | 鍍鋅鋼 — 用于一般場合,經濟
GuidEasy | 不銹鋼 — 用于室外及要求耐腐蝕的場合
1. CTR偏差補償裝置
當設備在長行程運行中,水平垂直于拖鏈行走方向上的左右偏移量超過拖鏈允許偏移量時,則需要在設備和拖鏈移動端接頭之間配備偏差補償裝置(CTR)。 CTR可以補償過余的偏移量,避免拖鏈側向受力而致使磨損加劇甚至脫軌及翻車危險。
3. 導向槽
導向槽必須確保安裝在水平的基座上
導向槽內高HGi至少為拖鏈鏈節外高的2倍:HGi ≥ 2 ha
導向槽內側與拖鏈的間隙為5mm:BGI = Ba + 5
3. 滑條
在長行程中拖鏈無自支撐時需配置滑條?;瑮l可以給拖鏈提供連續的支撐,使拖鏈運行平穩順暢,降低噪音。 我們推薦使用LONGO的工程塑料滑條,由于較低的摩擦系數(對LONGO拖鏈的滑動摩擦系數為μ ≈ 0.2),能降低驅動力和拖鏈磨損,延長使用壽命。
豎直懸掛:拖鏈在豎直方向上運行,其彎曲半徑段向下拱起。
在豎直懸掛應用中使用LONGO拖鏈,行程可達100 m。此時拖鏈不承受內部電纜及軟管的重量,只起規范管線作用。
電纜及軟管必須可靠地固定在拖鏈兩端,避免額外的拉力作用于管線上。我們推薦使用扎線板和電纜夾等去應力元件固定,減少磨損和斷芯風險。
如果安裝空間足夠,一般采用常規的帶預應力的拖鏈用于豎直懸掛應用。如果安裝空間有限,則必須采用無預應力的拖鏈 — NC版本。
常規拖鏈所需安裝空間:HZ = 2 R + ha + z
無預應力拖鏈所需安裝空間:HZ = 2 R + ha
z = 20 ~ 100 mm(取決于拖鏈類型)
我們推薦固定式接頭作為豎直懸掛應用的標準配置。
固定式接頭可以避免拖鏈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擺動。
無橫向加速度
如果在豎直運動中無橫向加速度,一般不需要安裝橫向支撐。
有橫向加速度
如果在豎直運動中存在橫向加速度,則必須安裝橫向支撐。橫向支撐可以部分布置,但至少在拖鏈可能搖擺處需要安裝支撐。優選圖C方案。
A:無支撐,用于無橫向加速度
B:平面支撐,用于有圖示方向橫向加速度
C:U型支撐,用于有圖示方向橫向加速度
豎直站立:拖鏈在豎直方向上運行,其彎曲半徑段向上拱起。
豎直站立時,拖鏈需承受自重及內部管線重量,可實現的行程很短。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,建議采用豎直懸掛的方式來實現豎直運動,此時整個系統負載顯著降低。
電纜及軟管必須可靠地固定在拖鏈兩端,避免額外的拉力作用于管線上。我們推薦使用扎線板和電纜夾等去應力元件固定,減少磨損和斷芯風險。
如果安裝空間足夠,一般采用常規的帶預應力的拖鏈用于豎直站立應用。如果安裝空間有限,則必須采用無預應力的拖鏈 — NC版本。
常規拖鏈所需安裝空間:HZ = 2 R + ha + z
無預應力拖鏈所需安裝空間:HZ = 2 R + ha
z = 20 ~ 100 mm(取決于拖鏈類型)
我們推薦固定式接頭作為豎直站立應用的標準配置。
固定式接頭可以避免拖鏈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擺動。
無橫向加速度
如果在豎直運動中無橫向加速度,一般不需要安裝橫向支撐。如果需要實現更高的行程高度,則需要支撐部分或整個拖鏈。
有橫向加速度
如果在豎直運動中存在橫向加速度,則必須安裝橫向支撐。橫向支撐可以部分布置,但至少在拖鏈可能搖擺處需要安裝支撐。優選圖C方案。
A:無支撐,用于無橫向加速度
B:平面支撐,用于有圖示方向橫向加速度
C:U型支撐,用于有圖示方向橫向加速度
側向直行:拖鏈側向安裝,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。
當安裝高度有限,不能采用常規水平安裝的方式時,采用側向安裝。
側向應用中采用LONGO拖鏈具有以下優勢:
1.集成的側向耐磨面,無需額外裝置即可達到很長的使用壽命;
2.帶卯榫結構的鏈側板和帶翼的橫桿大大提高了拖鏈的側向穩定性(GeMotion系列)。
我們推薦固定式接頭作為側向直行應用的標準配置。
固定式接頭可以避免拖鏈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擺動。
當拖鏈側向安裝時,未支撐段拖鏈的架空長度是有限的,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:
1. 負載:負載越大,架空長度越短
2. 拖鏈寬度:寬度越寬,架空長度越長
3. 拖鏈彎曲半徑:彎曲半徑越小,架空長度越長
對于短行程和低負載的側向安裝,可以不用支撐。當行程較長,負載較高時,則需要增加支撐。不同的支撐方式可實現的行程和負載不同。如果有足夠的支撐和導向,拖鏈行程可達100m。
A:無支撐
B:單側支撐
C:整體支撐
拖鏈側向應用時,電纜及軟管的布置遵循以下原則:
1. 重的管線置于拖鏈底部,輕的管線置于拖鏈上部
2. 上下管線之間必須用鎖緊豎隔片分隔
豎隔片承受管線重量,活動豎隔片受重后會壓縮管線自由活動空間,增加磨損。
側向旋轉:拖鏈側向安裝,沿水平方向做旋轉運動。
通過一種雙向彎曲的拖鏈(RBR),可以實現一個平面內的旋轉運動。RBR拖鏈可以沿外軌道或內軌道旋轉一定角度,最多可達540°及以上。
拖鏈可以在水平面上做旋轉運動,也可以在豎直平面上做旋轉運動。根據應用參數,可能需要配置導向支撐,請咨詢我們。
拖鏈固定在內軌道上,沿外軌道旋轉
固定端角度β = α * Ra / (Ri + Ra)時,拖鏈最短
LK = π (β / 180°) * Ri + K
拖鏈固定在外軌道上,沿內軌道旋轉
固定端角度β = α * Ri / (Ri + Ra)時,拖鏈最短
LK = π (β / 180°) * Ra+ K
我們推薦活動式接頭作為側向旋轉應用的標準配置。
活動式接頭更能貼合圓軌道。
拖鏈側向旋轉也遵循側向安裝時的布線原則。另外,由于管線在旋轉運動中向兩側都會彎曲,因此管線必須居中布置, 并且在一個分隔腔內盡量只放置一根電纜或軟管。
合理布線的優勢:
1. 使設備更整潔美觀
2. 優化拖鏈尺寸,減少安裝空間,降低成本
3. 減少電纜和軟管的磨損
4. 避免管線出現纏繞起旋,甚至斷芯現象
5. 使整個拖鏈系統的使用壽命最大化
以下我們給出了拖鏈內部管線排布的一般原則。對于復雜的應用,請向我們咨詢,我們樂意免費為您提供專業的管線排布方案。
電纜和軟管在拖鏈中必須能自由移動,因此必須保證管線周圍留有一定間隙。
以下為各類管線所需間隙的參考值:
圓電纜:外徑的10%
扁電纜:寬度和厚度各10%
液壓管:外徑的20%
氣管:?外徑的5-10%
切記:拖鏈內部填充不可超過80%!
以下我們給出了拖鏈內部管線排布的一般原則。對于復雜的應用,請向我們咨詢,我們樂意免費為您提供專業的管線排布方案。
1. 當拖鏈水平安裝時,請確保電纜和軟管的重量沿寬度方向對稱分布。否則,拖鏈一側的磨損會加劇,導致拖鏈鏈節的孔軸間隙變大, 從而縮短拖鏈系統的使用壽命。重的管線布置在兩側,這樣可以減輕拖鏈內應力。
2. 當拖鏈側向安裝時,請確保電纜和軟管的重量自下而上由重到輕分布,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。
側向安裝時必須使用鎖緊豎隔片,活動豎隔片受重后會壓縮管線自由活動空間,增加磨損。
多種管線的分隔原則
1. 不同材質和類型的管線應使用分隔片分隔,避免粘結和干涉,如電纜、液壓管和氣管須相互分隔,強電和弱電須相互分隔。
2. 如果安裝空間允許,將每根電纜和軟管布置在單獨的分隔腔內是最優方案。
3. 兩根扁電纜并排布置時應使用豎隔片分隔,疊放時應使用橫隔片分隔。扁電纜和圓電纜在拖鏈內必須單獨分開布置。
4. 如果拖鏈內有液壓管,應考慮液壓管加壓膨脹導致外徑變大,拖鏈內必須留有充足的空間。當壓力較大時,液壓管加壓會產生橫向移動而增加磨損,我們推薦使用鎖緊豎隔片固定液壓管。
多根電纜的分隔原則
1.?d1 + d2 > 1.2 hi
并排的相鄰電纜可以不使用分隔片。
2.?d1 + d2 ≤ 1.2 hi
并排的相鄰電纜必須使用豎隔片分隔,或使用橫隔片降低內高,以避免相互纏繞。
3.?d1 > 0.5 d2
疊放的兩根電纜可以不使用橫隔片分隔。
4.?d1 ≤ 0.5 d2
疊放的兩根電纜必須使用橫隔片分隔。
電纜和軟管在拖鏈中必須有足夠的自由空間,且在拖鏈彎曲半徑處不受任何張力。
理想狀態下,電纜和軟管應在拖鏈兩端使用去應力元件固定。我們可以提供扎線板和電纜夾兩種方式。
液壓管充壓時會導致長度變化,因此在拖鏈內必須留有足夠的長度。固定時只固定移動端。
拖鏈的彎曲半徑R應不小于內部管線允許的最小彎曲半徑,通常取決于最粗或最硬的電纜或軟管。選用高于最小值的彎曲半徑可提高使用壽命。
電纜:?Rmin ≈ 7.5-10 x d
氣管:?Rmin ≈ 10-12 x d
液壓管:Rmin ≈ 10-15 x d